您好!欢迎光临工博士商城

外骨骼机器人专营店

产品:1    
联系我们
新闻分类
  • 暂无分类
站内搜索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外骨骼机器人“千元时代”来临,企业加速探索人形赛道
新闻中心
外骨骼机器人“千元时代”来临,企业加速探索人形赛道
发布时间:2024-08-05        浏览次数:63        返回列表
 与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市场相比,国内人口红利仍有余波,整个市场对于外骨骼机器人的认知仍处于需要被教育的阶段。”从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参展回来的傲鲨智能创始合伙人、市场总监张华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如是表示。
记者观察到,在前不久闭幕的WAIC上,人形机器人无疑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十八金刚”集体风靡社交媒体,各家机器人的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外骨骼机器人厂商的傲鲨智能、傅利叶智能,同样也涉足人形机器人赛道:傅利叶的“GR-1”成为“十八金刚”之一,***称该款通用人形机器人已实现量产交付;创立于2018年的傲鲨智能则首次展示了通用人形机器人与外骨骼结合形态的初步产品“启元ETH 01”。
不同于人形机器人,外骨骼机器人更多的是一种人机交互型的智能设备,它通过生物传感、智能算法、控制等技术来感应人体动作,驱动机械系统,来实现补充、替代或强化部分身体功能的作用。那么,外骨骼机器人涉足人形赛道,究竟是蹭热点博“出圈”,还是在探索挖掘新的应用场景?正是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与调研。
“有钱人用不着,没钱的买不起”?
在主流社交媒体上,记者浏览了多条与外骨骼机器人相关的图文及视频内容,结果发现在不同的内容下往往会出现一些类似的评论——诸如“有钱人用不着,没钱的买不起”“它能用在什么场景呢”。在大部分公众认知中,外骨骼机器人是为解决沉重的体力劳动而设计的,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价格门槛,自然令大众望而却步。
而这恰恰是包括傲鲨智能在内的外骨骼机器人在国内拓展市场所面临的***挑战,整个市场对外骨骼机器人的认知程度仍非常有限。傲鲨智能创始人徐振华告诉记者,目前外骨骼机器人***突出的应用行业集中在三类:一是军用,二是医疗康复,三是工业领域。需要指出的是,在民用商业市场,许多外骨骼机器人企业往往都是先从医疗领域做起的,而后拓展至康复养老、工业制造等行业。在创办傲鲨智能之前,徐振华曾参与过璟和、傅利叶智能两家公司的创立。
傅利叶智能创立于2015年,比傲鲨智能创立早3年,***初将帮助肢体障碍人士重新恢复运动功能作为目标,2016年分别推出了上肢康复机器人 M2、下肢康复机器人X1。截至目前,傅利叶智能已有30多款康复机器人产品上市,进入了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家医疗机构。2023年7月,时值大模型技术火热,带动具身智能赛道起飞,傅利叶智能发布了GR-1,由此转型为通用机器人公司。傅利叶智能董事长兼CEO顾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选择投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关键原因之一,是傅利叶团队发现完全可以把大模型嫁接到人机器人平台上。
在医疗领域之外,外骨骼机器人还能在哪些场景找到机会?张华表示,傲鲨智能自创立以来重点深耕的是工业场景,例如能源电力、汽车制造、航空运输等。其中,他提到了外骨骼机器人在茅台集团的应用场景,“乍听之下,大多数人可能***反应是工人穿着设备搬运茅台酒,其实不是。酒在酿造过程中有一项工艺流程叫制曲,经实践证明人工制曲的品质远胜于机器制作,而制曲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力参与,劳动强度非常大,而且人力往往是有技术、有经验的师傅们,为了减轻身体负担,保障工作的年限,穿戴外骨骼机器人能够减缓站立起身的压力,保障制曲工艺的**完成。”
与此同时,日益庞大的银发经济、养老市场也成了外骨骼机器人企业纷纷挖掘的“矿山”。张华指出,从去年开始,傲鲨智能开始“出海”,发现在德国、意大利、法国等欧洲工业基础较好的市场,以及日本、韩国等社会老龄化严重的市场,外骨骼机器人的市场认知已非常成熟。对于养老产业,外骨骼机器人的目标用户既包括老人自身,又包括护理人员,这将是一个非常大且有刚性需求的市场,与此同时,傲鲨智能还在跟高校科研团队合作,希望将脑机接口与外骨骼机器人的技术融合,理想的状态是将穿戴者——尤其是老人、康复患者等的被动动作行为转变成由大脑意识驱动的主动动作。这也是傲鲨智能此次推出人形外骨骼机器人的原因之一,希望能打开更多的科研及商业空间。
价格下探:从百万元、几十万元再到几千元
无论是医疗康复,还是制造业搬运、巡检,抑或养老需求,外骨骼机器人进入更大的消费级市场,显然都面临着一个难以跨越的关口,即高昂的售价。
在WAIC期间,傲鲨智能一口气展示了多款轻量化的“千元级外骨骼”产品,包括PES-U储能上肢外骨骼、FIT-U智能电动上肢外骨骼机器人、FIT-HV智能电动腰部外骨骼机器人,***低的价格为6999元。
张华向记者指出,***初面向医疗领域的外骨骼机器人售价往往在一百万元以上,现在仍有不少重点面向医疗机构创业的外骨骼机器人项目或公司,但这已经是一个存量市场,再加上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等外部环境影响,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甚至初创团队要生存都异常艰难。
这一点也从另外两名从业者的口中得到了证实,曾在一家重点面向医疗机构的外骨骼机器人公司工作过的两名人士坦言,外骨骼机器人作为医疗设备仍处于早期,真正那些在医院里的“刚需”设备生产商都面临生存挑战,何况这类只能算作“锦上添花”的设备。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要依赖融资“才能活得相对滋润一些”。
“在傲鲨智能今年推出千元级的产品之前,市场售价一般在5万元至7万元。”张华说道。当记者问及为何能大幅降价时,他解释,***直接的一个原因是原材料成本的降低。
张华指出,这一系列“千元级”的外骨骼机器人,采用了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这一材料在大疆无人机产品中同样有应用。“以前使用纯碳纤维材料时,一个件的价格可能要一百元,现在使用新材料之后,差不多是几元钱。”张华如是说道。
记者了解到,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其实并不是新鲜物,其全球市场化应用***早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一种高性能的工程材料,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3C电子、轨道交通、风电叶片,甚至体育用品等领域。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虽然使用了成本较高的碳纤维,但通过与尼龙结合,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整体材料的成本,同时具有更好的强度与刚性、热稳定性等优点。
原材料的变革,势必会带动整个产业的进步与发展。那么,其他外骨骼机器人企业是否很容易跟进“复制”?张华回应称:“理论上是这样的,但是新材料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前期的开模投入较大,这对于那些大型科技企业来说可能不是难题,但外骨骼机器人领域有众多创业型公司,当你的产品业务规模还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后期的收益能否覆盖前期的投入,这可能是很多企业要谨慎考量的因素。”就在本月初,傲鲨智能对外宣布完成了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敦鸿资产领投,融资资金将用于加速该公司“千元级外骨骼”及“具身智能”通用人形机器人与外骨骼结合形态的产品研发。
除了原材料的应用,包括外骨骼机器人在内的各类具身智能,得益于AI技术的突破与进化,在智能化方面也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第三方数据机构对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市场预测数据不尽相同。MarketsandMarkets去年发布的报告称,就收入而言,全球外骨骼机器人市场规模为7亿美元,预计到2028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8%。而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今年发布的研究,全球可穿戴外骨骼机器人2022年的市场规模已达到了价值9亿美元,到2030年有望达到146.7亿美元,从2023年至2030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2.2%。不同机构对于外骨骼机器人的定义范围、调研维度不同,但总体来看,外骨骼机器人未来几年有望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多位消费者的调研反馈中,记者了解到,外骨骼机器人的价格门槛即使从上百万元、几十万元、几万元降到了现在***低的六七千元,不少消费者仍对它的功能性持有观望甚至怀疑的看法,花几千元买一件外骨骼机器人究竟值不值得,消费者的答案仍是不清晰的,甚至部分否定的,这对于外骨骼厂商想在各个场景探索挖掘到真正的“金矿”可能仍有一段距离。



 

联系热线: 联系人:佘经理 联系地址:上海市宝山区富联一路98弄6号

技术和报价服务:星期一至星期六8:00-22:00 外骨骼机器人专营店

返回
顶部